为了推动化学生物协同合成领域的创新发展,加强国内外科研团队协同攻关,现启动2025年度化学生物协同物质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(以下简称“实验室”)开放课题申报工作,鼓励并资助国内相关高校、科研院所研究人员,聚焦化学/生物接力的仿生合成、化学/生物融合的仿生合成、生命健康分子的大规模创制与工程化制备技术等方向,开展前沿科学研究、关键技术攻关等工作。
一、申报要求
1. 申请人根据指南自主选题,明确背景需求,提出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、研究路线、技术指标与考核方式。
2. 申请人一般应为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研究人员。申请人应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发展动态,能主导所申请课题的研究工作。
3. 2025年度开放课题面向对象为国内相关高校、科研院所等科研人员。一般项目资助标准不超过5万元/项,重点项目不超过10万元/项,研究周期为18个月。申请人应做好经费预算,据实申报;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,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。
4. 开放课题形成的研究成果归实验室和申报者单位共有,并应标注实验室署名(中英文)“化学生物协同物质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”(Supported b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ynergistic Chem-Bio Synthesis)。
二、申报方式
1. 申报人按模板填报申请书(参照附件1):
于2025年8月15日前将电子版申请书和个人简历邮件发送至[email protected](邮件主题:开放课题申请-申报单位-姓名),逾期不予受理。
2. 实验室收到申请材料后,将组织开展评审工作,通过后予以立项资助。
三、实验室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
联系人:周老师,13818811053
联系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糖心视频 霞光楼212室
四、开放课题指南
1. AI赋能设计光敏蛋白、无机/有机纳米材料、自组装多肽等天然/非天然的捕光天线和人工催化材料,构筑具有良好光能利用的仿生催化剂模块。
2. 构筑仿生结构的功能组装体,包括催化单元-微生物细菌串联催化体系等,实现CO2、N2、聚合物等的高效绿色催化转化或降解。
3. 基于微流控技术,通过耦合新型人工细胞的内部环境(温度、pH值、溶解氧),开发高通量生物反应器,实现药物分子、功能小分子和生物基高分子等材料的绿色低碳合成。
4. 通过生物合成与化学合成的深度融合,提出与生命健康相关的重要分子变革性合成新路径,建立协同物质创制新方法。
【申请书】化学生物协同物质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简表.docx